指导案例[第1320号]王郊诈骗案
指导案例[第1320号]王郊诈骗案分析 答案:被告人王郊的行为构成普通诈骗罪,而非电信网络诈骗罪。分析如下:案件基本情况:被告人王郊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谎称其有现货口罩出售,骗取被害人杜小东人民币5000元,后将被害人微信删除,所得赃款用于个人花销。案发后,王郊退赔被害人并取得谅解。
行为人的主观意图: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行为手段及方式:是否采取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被害人的处分行为:是否基于错误认识处分了财物。行为人的后续行为:是否履行了约定的义务或作出了补偿。行为人的经济状况及还款能力:是否具备还款能力或是否有逃避偿还的行为。
指导案例[第951号]范裕榔等诈骗案分析 如何确定公司化运作的诈骗集团中各被告人的犯罪数额?在公司化运作的诈骗集团中,各被告人犯罪数额的确定应遵循以下原则:整体性原则:由于诈骗集团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各被告人分工协作,共同实施诈骗行为,因此其犯罪数额不应简单割裂,而应视为一个整体。
参考案例:如《刑事审判参考》指导案例姚建林票据诈骗案(指导案例第145号)所示,该案裁判要点明确指出,构成票据诈骗罪需要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这一案例为司法实践中认定票据诈骗罪提供了有力的参考。
在指导案例【第306号】张福顺贷款诈骗案中,法院应依据上述原则和分析要素,对张福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贷款的目的进行综合分析。若张福顺在贷款时明知自己无还款能力,采用欺诈手段获取贷款,并将贷款用于非法活动或挥霍等,导致贷款无法归还,则应认定其构成贷款诈骗犯罪。
犯罪事实如下:玩忽职守罪1999年7月9日,王某(另案处理)经营的深圳市龙岗区舞王歌舞厅经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成立,经营地址在龙岗区龙平路。2006年该歌舞厅被依法吊销营业执照。2007年9月8日,王某未经相关部门审批,在龙岗街道龙东社区三和村经营舞王俱乐部,辖区派出所为同乐派出所。
被卖口罩的骗了怎么办
〖A〗、若遭遇口罩诈骗,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保留证据:收集所有与诈骗行为相关的证据,如聊天记录、交易记录、转账凭证、对方账号信息等。保存好相关截图或复印件,以备后续报警和维权使用。立即报警: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详细说明诈骗过程、损失金额及已收集的证据。配合警方调查,提供必要的协助和信息。
〖B〗、法律主观:直接报警处理,在卖口罩的过程中骗去消费者的钱,是会构成 诈骗罪 的。不要和骗子说太多,不要犹豫不决。直接就报警了,告诉他到时候警察自然会找你的。不要怕,让骗子知道你是那么软弱,这也怕那也怕,所以骗子才不怕你。
〖C〗、若遭遇口罩诈骗,首要步骤是立即保留证据并报警。需注意,法律规定在突发疫情预防控制期间,生产、销售伪劣防疫物资、药品,构成犯罪的,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别定罪处罚,包括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或生产、销售劣药罪,且依法从重处理。
〖D〗、接下来,应该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在报案时,需要详细说明被骗经过,包括时间、地点、被骗金额、与卖家的通讯记录和转账记录等。同时,提供您所收集的所有证据,以便警方能够快速了解案情,进行调查。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警惕!5类抗“疫”时期诈骗“套路”,千万要小心
〖A〗、警惕!5类抗“疫”时期诈骗“套路”,千万要小心 在新冠疫情期间,不法分子利用疫情实施诈骗,手段多样且狡猾。以下是五种常见的诈骗套路,大家务必提高警惕,以免上当受骗。以“卖口罩”为由行骗 疫情期间,口罩成为紧缺物资,不法分子便以此为契机,通过微信群或网购平台散布卖口罩的虚假信息。
〖B〗、冒充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工作人员诈骗 诈骗分子会伪装成“疫情防控中心”或“卫健委”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短信或社交媒体等方式联系受害者,谎称进行线上排查。他们通常会要求受害者提供联系方式、身份证号码及验证码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一旦泄露,诈骗分子就能盗取受害者银行卡内的资金。
〖C〗、虚假防疫短信欺诈 诈骗手法:骗子冒充疾控中心等权威部门,发送包含钓鱼链接的短信,声称是防疫提示,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包括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这些链接往往伪装成核酸取样通知或亲密接触者调查,诱导受害者上当受骗。防范措施:对于任何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的短信,应保持高度警惕。
〖D〗、核酸检测预约:骗子冒充公安机关或疾控中心工作人员,要求提供核酸检测结果,进而实施诈骗。 冒充流行病学调查员:骗子冒充调查员,添加好友,拉入群聊,要求刷单或询问敏感信息,索要验证码,导致财产损失。 涉疫物资销售:骗子发布虚假信息,代购医用口罩、销售防疫药品等,骗取财物。
〖E〗、防疫部门有专门的热播电话,如果他们打电话要求我们去当地地区隔离的话,则可以留个心眼观察来电号码是不是自己所在地区的热播电话。
男子给口罩贩卖机贴假收款码,获利74元被拘12天
〖A〗、罗某因给口罩贩卖机贴假收款码获利74元被拘12天,这一处罚是合理的。以下是具体原因:行为性质:罗某利用假的收款码赚取差价的行为已经涉嫌诈骗。他通过替换口罩贩卖机的真收款码为假收款码,每当有人向假收款码付款时,他就给真收款码付款,从而赚取其中的差价。这种行为构成了诈骗行为。
口罩诈骗层出不穷,看看外贸人亲历的口罩骗局!
国际疫情形势愈演愈烈,尤其是美国和欧洲,许多国际快递服务停运,DHL等国际快递公司宣布不再接受医用口罩C类报关方式出口。然而,国内仍有大量商家从事口罩等防疫产品的出口,市场环境复杂,骗子层出不穷。我在寻找口罩供应商时,遇到了一家号称南美最大口罩供应商的企业。
骗局揭示 货源真实性存疑:骗子声称货源充足,能够大量供货。然而,实际上3M美国TNP等官方渠道都难以采购到足够的口罩,更不可能有如此大量的现货供骗子们随意调配。交易流程存在漏洞:虽然骗子们使用了国际贸易的专业术语和流程,但整个交易过程却存在诸多漏洞。
以“卖口罩”为由行骗 疫情期间,口罩成为紧缺物资,不法分子便以此为契机,通过微信群或网购平台散布卖口罩的虚假信息。他们通常会以低价或大量供应为诱饵,吸引受害人购买。一旦受害人支付费用,便会被立即拉黑,无法联系到卖家。
英国疫情中留学生一定要谨防诈骗
〖A〗、借口销售防疫物资实施诈骗 诈骗手段:诈骗分子通过华人微信群或虚假广告链接,谎称有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出售,骗取当事人汇款后即失去联系,或兜售假冒、不合格的防疫物资。 防范措施:收到提及汇款、转账、提供验证码等信息时,一定要提高警惕。网上交易要通过正规网购平台进行,不要盲目相信代销代购信息。
〖B〗、骗局描述:诈骗分子在微信群或网购平台上,利用肺炎疫情为背景,发布虚假的N95口罩广告。一旦有人购买并支付费用,他们便立即将受害人的微信“拉黑”,从而实施诈骗。防范建议:购买口罩等防疫物资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和信誉良好的商家,避免在微信群或不明网购平台上购买。
〖C〗、 针对这种现状,QQ安全中心通过用户调研、技术分析等手段总结发现,认清不法分子诈骗过程的四个阶段,有助于防范被骗。 第一阶段:确定目标 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搜索留学生论坛、Q群等,进入其中,确定以留学生为主要诈骗目标群体。
〖D〗、虚假防疫短信欺诈 诈骗手法:骗子冒充疾控中心等权威部门,发送包含钓鱼链接的短信,声称是防疫提示,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包括银行账户等敏感信息。这些链接往往伪装成核酸取样通知或亲密接触者调查,诱导受害者上当受骗。防范措施:对于任何要求点击链接填写个人信息的短信,应保持高度警惕。
〖E〗、注意交通安全:在英国,车辆是靠左行驶的。过马路时要注意左侧来车,遵守交通规则。如果自驾游,要熟悉当地的交通规则和道路标志。此外,尽量避免在夜间出行,以免发生意外。防范诈骗:在旅行过程中,要警惕各种诈骗手段,如假冒警察、导游等。遇到陌生人主动搭讪,要保持警惕,避免泄露个人信息。
〖F〗、下载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进行实名注册后开启来电预警功能,避免上当受骗;“00”或“+”开头的都是境外电话,核查人员只会使用固话或移动电话,不会使用境外电话联系群众;检查人员不会在电话内让群众以任何理由进行转账;有任何疑问,可主动联系卫健部门或住处所属街道居委。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浦瑞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prstjc.com/adsq/202509-190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浦瑞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疫情利用口罩诈骗,疫情买口罩被骗】》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浦瑞号]内容主要涵盖:本站内容主要涵盖
本文概览:指导案例[第1320号]王郊诈骗案 指导案例[第1320号]王郊诈骗案分析 答案:被告人王郊的行为构成普通诈骗罪,而非电信网络诈骗罪。分析如下:案件基本情况:被告人王郊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谎称其有现货口罩出售,骗取被害人杜小东人民币5000元,后将被害人微信...